banner
欧雷

欧雷流 on-Ch@iN

🫣
follow

放棄 Web2,加入 Web3

之前寫的文章《Web2 終是末路,Web3 才是歸宿:接觸 Web3》和《Web2 終是末路,Web3 才是歸宿:擁抱 Web3》的標題看起來有些危言聳聽,還有人說我是標題黨。

可這兩篇文章說的是我向 Web3 全棧工程師轉型的經歷,「Web2 終是末路,Web3 才是歸宿」是對我個人而言的感受與選擇,算不上是對行業的總結及對他人的建議 —— 本文正好相反。

Web2 終是末路#

有人看完那兩篇文章後評論留言:「從頭到尾都沒說為什麼 Web2 是末路。」確實,主要原因上面也說了,它們是講述我個人經歷的,不是說行業與職業發展建議的。

另外,關於「Web2 不行了」的觀點我之前也較為完整地表達過,在《對前端同行的最後一次勸告》中有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在我付費專欄裡的一篇文章《看工作看得我「蕉綠」了》中。

為保障這一系列文章的連貫性、完整性,現將那篇付費才能看的文章中的主要內容拿出來,下文是在它基礎上進一步加工而來 ——

供需錯位#

去年中秋節,我在跟🐷擺攤時閒來無事,就打開 BOSS 直聘看看工作。

把期望月薪範圍調高點,並設置了自己擅長的方向後一查看,以往滿眼的純螺絲釘崗位大多消失不見,映入眼簾的是 Web IDE 開發、Electron 資深開發、前端技術總監、前端團隊負責人等較高端崗位。

它們合起來的月薪範圍大致在 35k~70k,想想就很爽!但一看要求,嗯,我不配……

有人抱怨找工作難找,需求飽和了;有人哀嘆招人難招,人才可遇不可求 —— 在那時,我算是真的感受到並理解了這其中的矛盾與溝壑。

在常規的招聘市場上,我處於一個上不上下不下的境地,很是尷尬 —— 若做螺絲釘,大材小用,對用人單位來說性價比低;但當有規模團隊的頂梁柱,能力、經歷上又有所不足。

以上為我在找工作時所面臨的一方面問題,另一方面是前景問題,這影響著工作崗位、公司、行業等的穩定性(生命周期的長短)——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前端已死?#

我在整理前端相關內容專題時,介紹中特意強調了 ——

「前端工程師」是以 HTML、CSS、JavaScript 等 Web 前端技術為核心解決網頁或基於 Web 的應用相關問題的「軟件工程師」。

像利用 Canvas、WebGL 等技術去做些繪圖、遊戲等的話,已經脫離當下一般意義上的「Web 前端」範疇,他們的知識體系則是以圖形學等為重,目前不在本專題的範圍內。

歐雷《前端工程師自我修養

堂主在關於玉伯離職的知乎問答裡有提到 ——

新一幕,是 AI 結合下的行業新時代,撲面而來的技術生產力大升級,產品表達大重構,和商業重塑。

作為技術實現的職能之一,前端也會迎來新時代,前端所承載的體驗科技的價值,會被更廣泛的人群所共識,逐漸成為基礎認知。

玉伯領先當時,認知、創辦且做成了螞蟻集團的體驗技術部。理念、產品、團隊、影響力、業務價值,沉甸甸的成績。

玉伯成名於前端,成就了諸多的技術產品和體驗技術部這個團隊。下一個行業周期,我相信玉伯繼續有能力、空間和足夠的人才,去 Make Something Better, Promote Something Change,成功於業務和商業。

而前端,前端所謂的 “問題” 多是認知的局限導致。AI 生產力為底層引擎的新时代,對交互和體驗的價值交付的新課題,可能 “前端” 的精彩才剛開始。這肯定不意味還會繼續全承載在我們所熟悉的瀏覽器內的 2D 頁面。

堂主《如何看待玉伯從螞蟻體驗技術部離職?

結合這兩個,讓我想到去年年初時鬧得沸沸揚揚的「前端已死」。

這個話題我於 2020 年就在知乎問題《前端會有未來嗎?》裡表達過觀點,並專門寫文章《前端有未來嗎?》更詳細地闡述。

在那一年後,我又補充了一些相關思考 ——

5~10 年後,Web 開發會有大量工具人失業,並且入行門檻變高,薪資 / 漲幅變得更低,已經不會像幾年前那麼吃香了,工作 6 年以上的人應該有所體感。

這個職業已經開始要往下走了,是時候考慮下 5~10 年後自己該做什麼了,盡可能及時調轉方向,調整賽道。

我想說的是 ——Web 開發相關的職業,如前端工程師、Java 工程師等快到頭了。並不是說找不到工作了,而是將會越來越難找且賺得還少,離「高薪」這個詞漸行漸遠。

二十年前,中國進入 PC 互聯網時代;十年前,中國和世界一起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二十年間,隨著各種互聯網公司的野蠻生長,中國經濟迅速崛起並騰飛,追趕並超過了其他國家。

然而處於這個階段,很多事情已經處於平緩區,十年後,無論互聯網在形式上再怎麼變革,Web 開發也不會激起多大波瀾,跟 Web 開發沒多大關係。

目前來看,未來是數據智能、混合現實、圖形化技術、結合生物 / 生命科學的計算和一些基建方面的。相對來說,Web 開發就是一些「磚瓦工」工作。

任何工具類事物(如科技、技術、服務等)都有時效性,所以如何將它們所產生的利益、價值最大化是很重要的。

我想到的基本點在這都告訴你們了,用不用得起來是你們的事 ——

  1. 第一手信息的獲取渠道及敏銳的嗅覺 —— 比絕大部分人早一步甚至 N 步了解世界的發展及自己可能面臨的挑戰和能夠搞錢的空間;
  2. 快速學習的能力 —— 降低掌握新工具的時間成本,省下來更多獲取價值的時間;
  3. 擁有發現工具適用和落地場景的火眼金睛 —— 快速並大力地推廣,藉此升職、加薪、賺錢;
  4. 儘量鋪大 —— 增加、延長獲利;
  5. 開啟下一個循環。

歐雷的想法

文章《屬於我的三年・第二年》中的「一點思考」部分對上述觀點進行了些許完善,且與今年寫的《對前端同行的最後一次勸告》有所呼應。

後來我把上面提到的文章與想法以及平俠在 2019 年寫的《前端之未來》全部重溫了遍,試圖從中覓得在找工作時的切入點。

技術的周期#

無論是平俠的《前端之未來》、我的《前端有未來嗎?》,還是堂主在知乎上的回答,都在表明「前端很有未來」,但此「前端」非彼「前端」——

抱著以 HTML、CSS、JS 這老三樣所代表的「傳統 Web 前端」不放的話,長期來看沒有未來;但以「解決人機交互問題」並「提供優良用戶體驗」為目標的「前端」是有未來的。

這兩個「前端」的差異在於,前者是與 HTML、CSS、JS 相綁定的,開發時它們都會高頻用到;而後者的內涵是動態的,可以是老三樣,可以是 WebGL,更可以是與 Web 完全無關的。

像數字孿生(digital twins)、沉浸式技術(immersive technologies)、智慧空間(smart spaces)等方向涉及到的「前端」,與「傳統 Web 前端」之間可以說是毫無關係。

若按上文提及的堂主回答中所說的前端發展的 15 年(2008~2023),顯然目前「傳統 Web 前端」是處於衰退期,沒幾年可「活」了。

而「下一代」可能會完全不同的「前端」具體是用什麼技術?它的生命周期又能有多少年?會有「傳統 Web 前端」持久嗎?

另外,代際交替並不是錯開的,而是同時存在的,只不過較少人察覺到;待到大多數人知道且有所行動之時,入局可能就比較晚了。

領域的周期#

這些文章也都認為「前端」可在產品的生產與商業這兩個領域發展 —— 前者是提效,節流;後者是圈地,開源。

隨著軟件工程相關理論愈發完善,新技術、新工具的使用所面臨的問題很容易從已有知識與經驗中(跨界)找到解決方案。

從而,「螺旋上升」中的「螺旋」會轉得越來越快,以至於螺不螺旋已經無所謂了 —— 相同或相似問題重複出現,只要解決問題的模型與模式沒變,技術與工具的改進將沒啥意義。

也就是說,提效、優化的天花板越來越容易觸碰到。

在商業領域也是類似的 —— 商業立足於人性,而人性幾千年沒啥變化,只不過是新技術出現後,將已有的東西又全部重做了一遍 —— 又一個「螺旋上升」。

當然也會有些許「例外」,就是像電器、計算機等「奇點」類的事物出現。

從過往經驗來看,生產與商業這兩個領域哪個周期更長,說不準,但生產領域的衰退有可能伴隨著某特定技術的衰退 ——「傳統 Web 前端」都不用了,還費力氣搞它們的基建幹啥?

文章的局限#

這些文章都是從較為宏觀的角度去說,給的建議也是針對抽象的一批人的,對於某個具體的人也許參考借鑒的意義有限 —— 正如社會上「舊崗位消失,新崗位出現」的問題。

就拿我來說,大齡且處於代際交替的節點,所擅長的技術是「舊時代」的,而「新時代」的技術具體是啥還不明朗,且學習門檻高,要達到工作水平的周期長。

從用人單位角度來看,更傾向於招有實際工作經驗並取得一定成果的,我一個剛「轉行」的,當實習生嗎?若要招實習的,他們幹嘛不要一個既年輕又聽話的?

Web3 才是歸宿#

將上文稍微簡短地概括下 ——

未來的主流人機交互技術很可能不再是 HTML、CSS、JS,即使仍然是它們,但已不重要或與現在相比變得面目全非,相當於學習新技術,並且要掌握圖形學等略硬核的基礎知識。

新技術相關知識學習門檻高,達到可工作水平周期長;代際交替具體要多久不清楚,但應該用不了幾年,越早踏入「新時代」越好。

這些年傳統互聯網行業增長乏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絕大部分前端工程師所掌握的是作為「舊時代」技術的「傳統 Web 前端」,且在業務導向的公司中工作。

若仍將視野局限於 Web2 的話,從技術周期及生產與商業的領域周期來看,前景可謂是一眼就望到頭了,只有不幾年可「活」。

雖說去技術導向的公司工作也不失為一種選擇,能多苟延殘喘一段時間,但這也僅是留給少數技術精英的選項,與絕大多數做業務前端而技術不夠精進的人沒啥關係。

對這部分前端工程師而言,尤其是已從業 5 年及以上的,「傳統 Web 前端」這「舊時代」技術俨然已成為難以甩掉的歷史包袱,繼續留在 Web2 很快就會迎來職業生涯的末路。

在《質疑 Web3,理解 Web3》中我對自己所理解的「Web3」做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只要不是愚蠢的人都看得出來,即便只掌握「傳統 Web 前端」技術也可很平滑地從 Web2 遷移過來。

並且,從當前 Web3 行業的發展階段來看,其為依賴「傳統 Web 前端」的前端工程師們的職業生涯強行續命至少 10 年 —— 把 Web3 稱為這部分人的「歸宿」不為過吧?!

结语#

自從我開始寫 Web3 相關文章以來,總有人評論留言說去中心化、區塊鏈、Web3 違法之類,讓他們列出具體的法律法規條文時就沒後文了。

我就想問:「在國內,區塊鏈技術在政府機構、互聯網大廠等組織中都有應用,他們是在公然知法犯法?還是說他們不懂法?」

識時務者為俊杰,通機變者為英豪。


本文其他閱讀地址:個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